抗疫群英谱——青浦自来水公司抗疫之歌
2022/5/6
他们,是“疫”线绽放的光
他们,是“疫”线高亢的歌
无畏的青浦供水人
白衣执甲、无畏逆行
用迎难而上、挺身而出
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场上
镌刻下属于他们的不灭印迹
供水守护者
吴斌是青浦自来水公司第三水厂负责人。在公司实行疫情期间厂区封闭管理后,他毅然和其他十余位同事一起选择留守在厂区,在办公室打起了地铺。
转眼就是一个多月,这期间,吴斌白天要对各车间运行情况进行巡查,看一看药剂是否足够,摸一摸机泵是否正常运转。晚上,他还要召集班组长对一天的情况进行讨论,排查异常情况。有一次,夜间值班的中控人员发现某车间在线监测仪的数值出现异常,立即向他进行了汇报。当时已是深夜1点多,吴斌二话不说,立刻从自己办公室的行军床上爬起来,带领维修人员赶到现场,用最快的时间查出问题并解决了故障,保证了设备安全运行。
平时的吴斌属于话不多、靠得住的实干派,但谈起工作,他斩钉截铁地说:“请公司领导放心,只要我在水厂一天,就一定保证地方供水安全”。
水质检测员
俞欣烨是上海青浦自来水有限公司中心化验室的一名年轻党员。疫情爆发期间,他和其他几位同事一起驻守在实验室,每天对出厂水和管网水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,细心核对各项数据指标,耐心做好每一次检测实验,用手中的实验试剂和仪器试管守护了地方供水水质安全,筑牢了防疫保障安全防线,在这场疫情“大考”前展现了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
有人问俞欣烨:“驻厂这么久,睡不好吃不好的,你不累么?”他笑着说:“说不累是假的,我们现在一个人顶3个人用,我连睡觉做梦都是实验数据和检测结果。但张文宏不是说嘛,危难时刻党员就必须冲锋在前。我作为一名党员,必须在我的岗位上履职尽责,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。”
工会“贤内助”
蔡雯静是公司工会女工委员。在这次抗疫工作中,她主动担负起了驻厂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,以女性特有的温柔与细心,及时化解驻厂员工心中烦闷,解决生活困难。同时,她主动联系保供单位,先后克服了物资紧张和配送困难等一系列难题,为全体工会员工送去了菜、肉和米、油、牛奶等生活必须物资,为驻厂人员家属和特殊困难职工解决了待产包和纸尿裤等物资,体现出了工会“贤内助”的作用,为推动企业疫情期间正常运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年轻楼道长
32岁的唐思伟是公司营业所的一名普通党员。平日里,他虽然话不多,但做事极为踏实和稳重。疫情爆发后,他第一时间至所在居住地居委会报道,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,成为了小区最年轻的楼道长。
平日里,除了需要做好人员信息排查、核酸检测组织和抗原试剂发放外,他还要配合居委会对政府发放物进行清点和配送。4月11日晚,居委会突然接到通知,有一批蔬菜和肉的物资即将送达小区,需要立即安排卸货和分发。在志愿者群获悉该消息后,唐思伟二话不说,立即从床上爬起来,穿上防护服就赶到居委会。当时已是晚上11点,面对近1400份物资,唐思伟没有犹豫,立即带领大家开始卸货,完了后还需要清点数量、物资分类和分发到户。而等他所有工作全部完成,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,已是6个多小时后,天已经蒙蒙亮了。
老婆心疼地劝他不要这么拼命,唐思伟却说:“没事,我年轻,扛得住。再说了,我是党员,还是楼道长,我要对得起胸口的党徽,对得起居民对我的期望。”
社区“小药神”
陆屹凡是公司管线所一名青年员工。为解决小区封闭管控期间居民的配药难题,她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每天收集居民配药信息、整理造册、发药收款、账务结算,忙碌到深夜是常态,家里那台小电驴哪怕天天充电都不够她跑的。小区居民看她辛苦,给她送了一个“小药神”的外号。
“有的人觉得配药有什么难的,但其实有的药只有指定医院能配,有的药甚至还要找指定医生,因此需要非常细心地记录,不然就会耽误居民用药。但不管多麻烦,每次看到居民拿到药后开心的样子,我就感到很值得。”
抗疫摄影师
刘佳栋是青浦自来水公司监督科的一名普通员工。疫情爆发至今,他响应党组织号召,除了积极投身社区防疫工作,协助小区居委做好核酸检测、抗原发放和物资配送等工作外,还报名参加了救护车驾驶员志愿者队伍,随时响应号召奔赴抗疫一线。此外,他充分发挥自身摄影特长,用镜头记录下了一幅幅一线抗疫人员的感人瞬间,作品还被收录在区摄影家协会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宣传。
编外医护人员
陈致远是公司安全科员工,这次抗疫工作中,他一方面参加公司和社区组织的各项防疫志愿工作,帮助社区居委做好防疫工作;另一方面,通过区卫健委微信公众号,报名参加了青浦区核算采集志愿者队伍,在流动检测点为儿童、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和特困群体提供核酸检测服务。
“一天核酸做下来,胳膊都抬不起来。”陈致远说,“但我会继续坚持,用我的一点力量为我们的城市助力。”
他们是父母眼中最疼爱的孩子
他们是儿女心中最勇敢的超人
但对我们来说
他们更像是疫情阻击战中的一颗颗种子
默默积蓄力量
冲破黑暗
迎来春暖花开
上海青浦自来水有限公司
2022年5月5日